您的位置:金卡财经网 > 新闻

2017年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题

2023-10-07 13:30   

2017年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题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距离2017年1月自学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想知道大家的评论情况如何?以下是100%.com小编整理的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题仅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应届生考试网站!

  1。术语解释

  表面张力:含义:垂直穿过液体表面任何单位长度并使表面与液体表面相切地收缩的力

  比表面能:在相同条件下,单位表面积上的分子相对于内部相同数量的分子所过剩的自由能称为比表面过剩自由能,简称比表面能。比表面能单位:J/㎡→Nm/㎡→N/m

  润湿:含义: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在一般生产实践中,润湿是指固体表面的气体被液体取代

  界面能:单位面积界面上两相材料分子相对于内部相同数量分子的过剩自由能之和。用γSL、γLL、γSG、γLG表示

  接触角:将液体滴在光滑的固体表面上,表面会形成液滴。当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从“液-固”界面看,液体与“气-液”界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用θ表示。

  旧金属表面:金属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气体分子(N2、O2、CO2等)、油污、灰尘等吸附在金属表面,从而改变金属表面的性能。这样的金属称为旧金属面

  油墨转移率:印刷过程中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量占印版上油墨量的百分比

  水墨平衡:平版印刷中,印版空白部分的水膜与图文部分的墨膜之间有严格的分界线。油和水互不沾湿

  HLB值:HLB值又称亲憎平衡值,是用来衡量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之间关系的标准。

  印刷压力:印刷压力的含义:是指油墨转移过程中压印体对压印表面所承受的压力(相互作用力)。方向?垂直 印刷压力的作用:迫使压印体充分接触,以利于油墨转移。

  数码印刷:指通过数码印刷机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数字页面直接转换成印刷品

  油墨反附着(反向套印):在多色套印中,由于第二个印刷颜色的附着力大于前一个油墨的附着力,所以先印的油墨会被后印的油墨剥离,造成反向套印。

  墨水粉化:过多的墨水颜料颗粒残留在印刷品表面。这实际上是由于连接材料渗透过多造成的。一旦摩擦它们就会脱落。这些现象有点像黑板上的字被擦掉的感觉,所以称之为粉化。

  污迹:在打印过程中,如果一张印刷品上的墨水未干燥,而另一张印刷品堆叠在其上面,则前一张印刷品上的墨水可能会转移到下一张印刷品的背面。这样就会造成这种污染印刷品背面的现象称为印刷品粘(蹭)墨,也称为背面粘(蹭)墨。一般是墨水干燥速度慢造成的

  纸张湿度调节:使整个纸面的纸张含水量均匀,适应印刷车间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为了降低纸张对环境温湿度的敏感性,增加纸张尺寸的稳定性

  2。问题与解答

  1。润湿的范畴、含义及其自发进行的条件

  润湿有润湿、浸泡、铺展三种类型

  润湿:a含义:液体与固体接触的过程,将“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b自发条件:Wa=γSG+γLG-γSL≧0

  润湿a含义:固体浸入液体中,“气---固”界面完全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b.自发条件:Wi=γSG-γSL≧0

  铺展一个含义:铺展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膨胀时,“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的过程,液体表面也随之膨胀。自发传播的条件:S=γSG-γSL-γLG≧0

  2。杨氏润湿方程,接触角与润湿的关系

  杨氏润湿方程:γSG-γSL=γLG·cosθ

  通过接触角判断润湿:变形公式为:cosθ=(γSG-γSL)/γLG;当90°﹤θ﹤180°时,则有γSG﹤γSL,即固-液界面取代固-空气界面,导致界面能增大,润湿不能自发进行,则当θ<90°,界面会发生变化,能量下降,当θ≤0°(或不存在)时,界面会润湿,方程不成立,则扩散

  所以:90°是润湿性的极限。小于90°的固体是亲液固体。大于 90° 的固体是疏液固体

  3。水的表面张力大于墨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

  水的分子结构是H2O,是一种极性很强的分子,具有氢键力和范德华力。 20℃时表面张力约为7.2,表现出很强的表面张力。而油(有机液体)的分子结构主要由非极性基团组成,因此张力较小

  4。油墨在墨辊上附着和脱落的条件

  1)γSG>γLG+γSL 墨水附着 2)γSG<γLG+γSL 墨水脱落)

  5。平版印刷版图文和非图文部分的材料组成。平版印刷过程中先涂水后涂墨的原因

  感光型、银盐复合型、银盐扩散型、光聚合型、热敏型、喷墨、紫激光直接制版技术等

  以阳图图文PS版为例:平板的非图文部分是高能表面。一方面,从润湿液与非图形部分的化学结构相似性和表面能数据来看,润湿液会引起非图形部分体系自由能的降低,因此是自发的。工艺,表明非图形部分可以润湿;另一方面,油墨的表面张力很低,它的铺展也会导致体系的自由能降低,所以它也是一个自发过程,表明它也可以润湿非图文部分。片剂的图形部分是一种低表面能的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属于低能表面。其比表面能一般与油墨的表面张力相近,而普通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因添加了某些电解质而略高。因此,油墨可以铺展在印版的图文部分上,但润湿液却是不可见的。印版的图文部分对油墨和润湿液具有选择性。所以打印过程中一定要先涂水,后涂墨,否则打印不出来

  6。影响软墨辊对油墨润湿性的三大原因

  a 有升温现象,导致软墨辊表面硬化、龟裂,甚至小片脱落,导致润湿性下降。 b 印刷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墨辊上残留的墨皮,以免防止油墨干燥在墨辊表面形成薄膜以及墨辊上的油墨过早干燥。印刷结束后必须清洁墨辊

  7。墨水能牢固地附着在纸张上的原因

  纸张的纤维相互缠绕,表面凹凸不平且多孔,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因此,当油墨转移到纸张上时,存在明显的机械锚定效应(油墨附着力) 2)纸张 油与油分子相互靠近时,会产生取向力、感应力和分散力。 3)纸纤维的极性羟基以及纸张中所含的填料、涂料等无机化合物使纸张成为高能表面(当油墨粘附时,能量降低)

  8。印刷压力的表达方法,总压力,面压力,(线压力,最大压缩变形λmax;衬布和橡皮布的压缩变形。

  9。印刷压力与油墨转移率的关系。关系曲线各段含义

  1)AB段为缓慢上升段(供墨不足)。由于印刷压力太低,衬纸压缩力太小,油墨不能充分接触纸面,造成印迹空洞、不完整;

  2)BC段:线性变化段(供墨不稳定),f与pd几乎呈线性相关。随着f的增大,印品的墨色逐渐改善;

  3)CD段转移率f处于稳定阶段(印刷压力工作区),C点,如果f较高,则可以获得满意墨色的印刷品。压力从pc到pd基本不变,其中pt为印刷过程压力DF段为过压段(铺墨严重)。如果压力太高,f可能会下降

  10。压力太大或太小对印刷的影响

  a印刷压力过低,传墨不足,印刷墨色淡,细网点丢失,图文不完整; b印刷压力过高,印品上的网点严重扩大,甚至糊版,影响色彩和层次。音调的再现; C。印刷压力不稳定,印刷品上会出现墨迹; d.印刷压力过高或不稳定,加剧印版的磨损,从而降低印版的耐印力; E、印刷压力过高,导致印刷机的运行状况恶化,印刷机的寿命缩短。因此:压力不宜太大或太小。应选择合适、稳定、均匀的印刷压力

  11。印花衬变形主要表现

  1) 印刷衬的变形主要体现在敏感的弹性变形上 2) 印刷衬的迟弹性变形可以忽略不计 3) 印刷衬的塑性变形每个周期都较小(即增量为越来越小),但塑性变形逐渐增大。因此:印花衬的变形主要是敏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12。平版印刷中油墨乳化不可避免的原因

  油墨乳化是不可避免的:辊缝有四种,乳化现象有三种。因此:在平版印刷的一次供水和供墨过程中,润湿液和油墨会在强压力下进行3次混合,而润湿液会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显然不可能保持严格的边界。水相与油相之间,即平版印刷过程中,油墨的乳化是不可避免的。四种辊缝: A:水辊与印版空白部分之间的辊缝 B: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之间的辊缝 C: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之间的辊缝润湿的空白部分D:墨辊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之间的间隙存在三种乳化:水辊上的水和印版图文部分上的油墨;墨辊和润湿的空白部分;墨辊和印版图文部分

  13。墨水平衡相体积理论的内容

  平版印刷油墨的平衡相体积理论归结为: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润湿液在乳化油墨中所占的体积比例为15%~ 26% 两者之间形成轻微油包水程度的W/O型乳化油墨(粘度略有降低,改善了油墨的流动性能,有利于油墨转移),并与用量竞争以最少的供液量印版上的油墨量。 。

  14。供墨(供给)的过程,其顺利进行的两个条件,以及控制供墨量的两个参数

  性能良好的供墨装置和具有良好流变性能的墨水是供墨顺畅的重要条件;一方面是由墨斗辊与油墨接触的弧度以及供墨调节板(即墨斗刀片)与墨斗辊之间的间隙决定的。控制。用公式表示:δ=c·θ·Δl;另一方面是受墨斗墨水容量高度控制

  15。油墨均匀度、施墨量、积墨系数的表现形式

  配墨系数Kc:等于配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的配墨面积A之和与印版面积A之比,即Kc=A均匀/A版=ΣAi /A版=(π·LΣDi的Kc值越高)/A版,油墨分布性能越好。一般特点是保持Kc值在3以上,着墨系数Kd。 Kd等于输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着墨面积之比,称为总和A与印版面积A之比,即Kd=A印/A版=ΣAj/A版= π·LΣDj/A; Kd值越高,着墨性能越好。通常要求Kd>1才能具有良好的着墨性能。

  16。储墨系数(储墨系数)Kg

  为油墨均匀系数Kc与着墨系数Kd之和,即:Kg=Kc+Kd; Kg值越高,整个墨辊表面储存的油墨越多。每次印刷时,印版都会转移到纸张上。墨量与墨辊储墨量之比越小,自动调节墨量的性能越好,越容易保证印刷品墨色的均匀性。但调节墨色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新的稳定状态,且瞬时响应较慢。因此,对于电脑墨色自动控制系统,Kg不宜太大

  17。平版印刷中使用润版液的目的

  1)在印版空白部分形成均匀的水膜,抵抗图文上的油墨渗透到空白部分,防止脏版。 2)修复印刷时受损的亲水层,形成新的亲水层,保持印版空白部分的亲水性。 3)控制印版上油墨的温度。

  18。表面活性剂的含义及分类

  含义:少量物质即可显着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大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或水溶液与其他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 a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b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c 两性表面活性剂 d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19。普通润湿液和酒精润湿液的特点

  普通润湿液的特性:

  a普通润湿液中所含的物质属于非表面活性物质,会略微增加水的表面张力。 b 普通润湿液需要液体量大,版面上的液膜也较厚。 C。容易造成印张变形、起皱,印刷品质量较差。 d 普通润湿液配制方便,成本低廉。现在有些厂家还在单色、双色胶印机上使用

  酒精润湿液的特点:提高润湿液的铺展性能; b.大大减少润湿液用量; C。减少印张的水沾污和油墨的严重乳化; d.降低版面温度,增加网点数值减小,非图文部分不易沾污(印刷质量高),但挥发快(浓度、润湿性、沾污),价格高,有毒易爆(3.3-19) %)

  20。决定原液添加量的因素

  1)墨水的特性; 2)压印墨层厚度(印版图文的墨荷量); 3)版面图文情况; 4)干燥剂的用量; 5)车间温度; 6)纸张的特性。

  还有印刷压力、橡皮布、底纸的软硬度等

  21。什么是掉毛以及如何解决打印过程中掉毛问题

  起毛是指纸面的纤维及填料、胶水、涂料等与纸面分离的现象;

  解决打印过程中起毛问题的方法: 1)更换纸张,选择表面强度高的纸张; 2)添加少量除胶剂或调墨油,以降低油墨的附着力和粘度; 3)适当降低印刷压力、印刷速度。

  4)适当减少润湿液用量

  22。套印有哪两种类型(套印方式)

  某种颜色压在另一种颜色上,产生另一种颜色效果,湿上湿,湿上干

  23。重影的类型

  1) 垂直重影: 2) 水平重影 3) A、B 重影

  24。无水胶印的优缺点,

  优点:1)产品质量高;2)生产效率高; 3)有利于环境保护;

  缺点:1)印版成本和油墨成本较高; 2)印版耐久性低; 3)恶劣的温湿度条件:温度23-25℃,相对湿度55-60%RH; 4)去污技术难度大; 5)适合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短时间的印刷,其温湿度控制条件<23~25,55~60%>

  25。柔版印刷和凹版印刷的刮墨方向<逆向、顺向>

金卡财经网 | 皖ICP备2023015462号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