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卡财经网 > 新闻

法治平台工会化解基层矛盾情况报告

2023-10-01 01:42   

内容/提纲:...
1.目前情况
4。公司未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等。 5、拖欠工资。 6、无故解雇等
第一是群体性
第二是突发性
第三是组织性
第一是质性困难
第二是解决难度
三是协调难度
二、措施
(1)加强劳动法律监督,保护员工劳动权益
(2)推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3)普及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保健,保障员工健康安全权益
(4)组织500名工会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大规模调研企业
(5)组织500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深入基层指导
(6)组织500名劳动关系调解员队伍调解劳动矛盾
(7)组建市级工会法人服务律师团队调解员工权益
(8)完善困难员工救助机制,救助效果更加突出
3、存在问题
(1)员工“ “不信法”现象依然突出
(2)考核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3)基层法制机构队伍建设不适应“化解基层矛盾”的实际需要
(4)基层政府机构不作为
4.建议
(2)健全法治框架内的信访机制,解决“不信上访”问题依法”
一要以法治为指导,逐步吸纳更多符合法律规定的投诉。把基层要素矛盾纳入法治解决轨道
(三)大力促进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
(五)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依法治国,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六)进一步加强法治人才培养 维护合法权益。结合“幸福周”活动,发放法律法规宣传册1800余份、宣传资料6000余份,宣传《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广泛组织动员企业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
(四)组织500名基层工会干部进企业开展大规模调研。各级工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走访企业408家,召开各类座谈会630场,发放调查问卷6000余份。他们形成了《发挥工会优势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研究报告,带头倡导工会应该是好公司。以及员工保姆的概念。
(五)组建500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深入基层指导。建立了一支由500余人组成的懂法、有代表性、能维系、善于协调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帮助企业积极稳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形成“工会领导”的工作格局。 “各方配合、劳资参与”有序推进。
(六)组织500人的劳动关系调解员队伍,调解劳动矛盾。完善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提高源头参与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协调员作用,组织开展工会、企业、职工“协约”行动,指导劳资双方签订集体合同,协调劳动关系。引导员工理性表达诉求,努力化解纠纷,维护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七)组建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队伍,调解、处理职工权益。建立市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法律队伍成员轮流值班制度,为工会组织和职工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帮助和指导职工维护合法权益。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八)完善困难职工救助机制,提高救助实效。秉承“以帮扶促稳定、以帮扶促建设、以帮扶促活力”的理念,创新帮扶载体,进一步扩大困难职工帮扶覆盖面。针对困难职工的不同困难、不同致贫原因、不同救助需求,采取提供政策、提供就业、提供培训、提供医疗、提供助学、提供文化、提供物资、提供资金等措施提供帮助。
3。问题
我市开展依法治城工作以来,基层法治建设成效显着,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然而,尽管人治传统影响深远,但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依然淡薄,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的观念和能力不强,法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和法治机制还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一)员工“不信法”现象依然突出。从群体上访、闹事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当前基层社会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员工“上访不信法”。出现问题时,他们不去找司法机关,而是热衷于上访、集体走访,通过大闹得到大解决。
(2)考核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助长了一些人提出无理要求,不利于引导群众依法解决信访问题。
(三)基层法制机构队伍建设不适应“矛盾化解基层”的现实需要。目前大部分调解员都是兼职人员,影响了工作效果;调解经费不足,调解员工作补贴长期不到位,影响积极性和积极性;非专业调解员水平不高,调解方式多注重说教、情感冲击,引导群众依法化解矛盾的方式不多。
(四)基层政府机构不作为。一些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失职、不作为、乱作为,滥用职权、严重违反程序处罚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因素导致民众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甚至抵触,加大了矛盾纠纷化解的难度。 。
4。建议
(1)抓紧矛盾纠纷调解立法,明确调解权限、责任、程序等调解方式;
(二)健全法治框架内的信访机制,解决“有法不依”问题。一要以法治为引领,逐步将更多符合要求的基层矛盾纳入法治解决轨道。引导访民表达合法诉求,依法抗争……(未完,全文共2765字,目前仅显示1758字,请阅读以下提示信息。收藏《关于工会在法治平台上化解基层矛盾的情况汇报》
金卡财经网 | 皖ICP备2023015462号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