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卡财经网 > 观点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和“多”

2023-09-30 16:22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和“多”(选4篇)

小班数学教案:理解“1”与“多”第1部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一多;理解一与多的关系,知道“多”可以分为一,每一个加起来就是多。

  2。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很多胡萝卜,一个白萝卜,一个兔子玩具,黑板上的房子,门里面很多兔子图片,真正的橙子

  配套课件:小班数学公开课课件《认识1和许多》PPT课件

  活动流程:

  1。直接引入活动来引起孩子的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有谁? (孩子们:妈妈、爸爸、祖父母)

  有多少位家长? (小辈:有很多父母、祖父母)

  2。 PPT展示兔子,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小动物,你看,她只露出一对耳朵,你猜得出她是谁吗?” (老师展示小兔子)

  幼:1只小兔子。

  老师:“她不仅是一只小兔子,还是一只兔妈妈,她想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2。创造场景,用听觉、视觉和动作来感知“1”和“多”

  1。对“1”和“多”的初步认知

  老师:今天兔妈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快来看看,谁来了?

  (老师指着PPT课件上的房子,打开门,引导孩子观察)

  老师:谁在那儿? (有一只兔子)

  有多少只兔子? (兔子很多)

  都一样吗? (不是,有1只小黑兔和很多小白兔。)

  2。引导孩子亲自参与求和运算活动,掌握“1”与“多”的关系。

  (许多物体可以分成单独的物体,物体组合在一起就成为许多物体。)

  3。老师:小兔子饿了,兔妈妈要去拔胡萝卜。 (老师关上PPT上的“门”,并要求小兔在家不要开门。)

  1。观察萝卜,寻找 1 个或多个

  老师指着菜园问:“有多少个萝卜?” (很多萝卜)

  “这些萝卜都一样吗?” (白萝卜一个,红萝卜很多)

  2。拔出胡萝卜

  孩子们帮小兔子每人拔一个萝卜:“你们拔了多少个萝卜?” (我拔了一个萝卜)

  问:现在花园里还有萝卜吗? (一个都没有)

  3。送萝卜

  老师带领孩子们唱起歌曲《小兔子乖》,让PPT课件上的兔子开门,并告诉兔子“我给你带来了胡萝卜,我给了你一个胡萝卜。”

  孩子们把每个萝卜都送到了小兔子家。

  问题:现在盘子里有多少个萝卜? (萝卜没有了)

  老师总结:孩子们一一拿来萝卜,小兔子有很多萝卜。 1和1加在一起就很多了。

  4。小兔子请你吃饭,又熟悉了“1”和“多”的关系

  1。分橙子(实物)

  小兔子:“谢谢小朋友们,一一给我带来了萝卜,所以我有很多萝卜。我想请你们吃橙子,一共有多少个橙子?” (橙子很多)

  现在老师来分享了。大家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一下自己手上有多少个橙子,然后告诉你的好朋友,“我有1个橙子。”

  2。吃橙子

  通过与你的同伴、父母和父母分享橙子来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与“多”第二部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与“多”

  用途:

  1。引导孩子尝试用多种感官去理解“1”和“多”。

  2。理解“1”和“多”,知道“1”和“多”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准备:

  创建游戏宫殿场景(停车场、红灯笼、数量为“1”和“多”的物体)。每个人都有一个兔子胸饰和一面鼓。

  流程:

  1。说话引起孩子的兴趣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去游戏宫玩看看,我们开车出发吧!”

  2。理解“一”和“多”

  1。出票

  “游戏宫已经到了,但是不能随便进入游戏宫,必须有门票才能进入。”老师问:“你有票吗?” (没有)“妈妈有票吗?” (是)“有多少人?” “(‘很多’重复三遍)

  提出请求:现在妈妈把票发给宝宝了,你想告诉妈妈你拿到了多少张票吗?票发完后,他问:“妈妈有票吗?有多少张?剩下的票在哪里?

  总结:多票可一一分票,即多票可一一分票。

  2。进入游戏宫殿

  提出要求:进入游戏宫时不能出现人群拥挤。入场前请将门票交给游戏宫老师(所有小朋友都进入后)。老师问:“宝贝们,你们的票在哪里?” (都给了游戏宫老师)有多少? (很多)

  总结:把票一张一张地收集起来,放在一起就成为很多张票,也就是说,一张一张地加起来,就会得到很多。

  (1) 展望停车场

  老师问:“停车场里有什么? (一辆大车,很多小车)

   (2) 观察灯笼

  看,游戏宫上方挂着什么?它们的大小相同吗?大的有几个?小的有几个?

  3。 “1”和“很多”的区别

  1。让孩子们找出游戏宫殿里什么东西只有一件,什么东西有很多?

  4。游戏:兔妈妈和小兔

  老师:妈妈想看看哪只小兔子最本事。妈妈跳了多少次?再听一遍。你妈妈会打多少次鼓?

  现在妈妈想看看小白兔是否听到并做对了。妈妈敲一次鼓,宝宝就会捡起来;如果妈妈敲很多次,宝宝就会跳很多次。 (孩子们反复练习)然后妈妈说:“你看,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很多)现在请宝宝们每人拔一个萝卜”(强调每人拔一个萝卜)。问:“你手头有多少个萝卜?” (1)老师:“请兔宝宝把萝卜放进篮子里。” (当所有的萝卜都放入篮子里时)问:“篮子里有多少个萝卜?” (很多))

  总结:很多萝卜可以一颗一颗地分成萝卜,萝卜拼在一起就变成了很多萝卜。

  5。活动结束了

  老师:今天我们在游戏宫玩游戏,学技能。我们知道,一聚成多,多又可以分为一。宝宝们很能干,现在我们背着大萝卜,开着车回家吧。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和“多”第3部分

  目的要求:区分“1”物体和“多”物体。

  准备:袋子、两个装豆子的瓶子、毛巾架、环境设置一多。

  流程:

   (1)准备活动。

  老师和孩子们互相打招呼,组织孩子们跟着音乐一起走。

   (2)小组活动。

  1,差1和很多

   显示2个神秘袋:

  老师:猜猜袋子里有什么?你知道这两个袋子里有多少朵花吗? ”(老师摇动袋子,孩子们听积木碰撞的声音,触摸袋子,感知不同的数量;将积木倒出来,用眼睛看到不同的数量)。

  老师总结:

  神秘袋里的“1”花片我们刚放进去的花片感觉很少,摇晃时没有声音; “多”感觉饱满,摇动时发出声音。

  2。显示 2 个摇瓶:

  老师摇晃瓶子,让孩子们听听豆子在瓶子里晃动的声音。

  老师:刚才你们听到瓶子里豆子的声音。哪一瓶装有 1 颗豆子?哪个瓶子里装着“很多”豆子? ”

  老师把包裹在瓶子上的布拿掉,让孩子们观察“1”和许多豆子。同时摇动瓶子以识别“1”和多个。

  总结:装有“1”颗豆子的瓶子摇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很多”颗豆子则发出很大的声音,“哗啦啦……”

   (3) 出示毛巾架,为幼儿挂毛巾,感知 1 个和多个

  1。展示毛巾架,激发孩子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上面的毛巾去哪儿了?

  2。展示毛巾、分毛巾、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老师:看!就在老师那里。我这里有几条毛巾,你知道吗?

   老师总结:

  老师,这里有很多毛巾吧?现在老师想把这么多毛巾分发给孩子们。

  (1)给每个孩子分发毛巾,感觉很多可以分成很多“1”。

  老师:现在你手里有多少条毛巾?老师刚才有多少条毛巾?

  老师总结:老师有很多毛巾。现在他已经把它们给了你。你手头有多少条毛巾?如果共用多条毛巾,则每人只有一条毛巾。如果你给他们很多毛巾,他们就会变成很多“1”。

  (2)挂毛巾,感觉很多“1”可以变成很多。

  老师:请幼儿将手中的毛巾挂在这个毛巾架上。我们会分组把毛巾挂在自己的号码上。

  老师:你的毛巾呢?毛巾架上现在有多少条毛巾?

  老师总结:你们每个人手里都只有一条毛巾。挂在毛巾架上,就变成了很多条毛巾。一条又一条的毛巾,叠在一起就成了很多条。

   (4) 老师总结,活动自然结束。

  老师:我们老师只有一件事,但我们有很多事情。请孩子们稍后去找。

小班数学教案:理解“一”与“多”第四部分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几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都包含针对性很强的独立知识点。同时,游戏之间还存在着一步一步的联系。力求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扎实、彻底地掌握1个及更多的知识。

  活动1:

  我们去郊游吧

  活动目标:

  认识一个物体和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哪些是多。

  活动准备:

  环境布局

  1。有一个池塘,周围有积木。池塘里有一条大鱼和许多小鱼。一只青蛙,许多蝌蚪。

  2。一个树模型,树上挂着一只大鸟、多只小鸟和多个苹果。

  活动及指导:

  1。谈话引出了话题:“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老师和孩子一起数活动人数,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只有一名老师,还有很多孩子。)

  2。老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这个地方是哪里? (池塘)

  3。池塘里有什么? (鸭子、小鱼、青蛙、蝌蚪)大鸭子有几只? (1) 有几只小鸭子? (很多)有多少只青蛙? (1)有多少只蝌蚪? (仅限多)然后继续启发孩子观察并思考池塘里还有什么可以用一和多来表示。

  4。孩子们围坐在大树下休息。引导孩子观察并说树上有一只大鸟和许多小鸟;一棵树上有很多鸟、很多叶子和很多苹果。

  活动2:

  小猴子摘桃子

  活动目标:

  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很多都可以分成1块和1块。

  活动准备:

  小猴头饰品和桃树模型。

  活动流程:

  1。孩子们扮演猴子,围着桃树又唱又跳。并引导他们说“树上有很多桃子”。

  2。让每只小猴子摘一个桃子。摘的时候,他说:“我摘了一个桃子。”我个人觉得很多都可以分成碎片。

  3。每只小猴子都举起了手中的桃子,大声说道:“很多可以一一分成。”

  活动3:

  我送小熊回家了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孩子亲身体验、领会——一加一变多。

  活动准备:

  老师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撒了很多玩具熊和一个房子模型。

  活动流程:

  1。引入话题:“小朋友们,小熊乐园里的小熊宝宝们都出来玩游戏了,可是它们太贪玩了,已经走得太远了,现在,它们找不到回小熊乐园的路了吗?让我们每个孩子送一只小熊回家好不好?(孩子们各自捡起一只小熊,然后各自再说:“我发现了一只小熊——”)

  2。让孩子们轮流把自己的小熊送到“小熊乐园”。并要求每个孩子再说一次“我送了一只小熊回家”。

  3。最后,请孩子观察现在的“熊乐园”,引导他们说出“一只熊在一起就是多只熊,一只熊在一起就是多只”。

金卡财经网 | 皖ICP备2023015462号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