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卡财经网 > 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初探

2023-10-01 08:58   

信息技术环境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初探
摘要:
计算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的学科优势。根据综合评价,学生分为三个级别。在教学过程中,网络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同步和异步参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后练习和课堂的分层。分层进行课后辅导、课后评价,充分挖掘各个层次学生的潜力,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实现计算机教学零差异。
关键词:;因材施教的信息技术环境;分层教学
如何实现学生计算机教学零差异?如何让每个孩子快乐、顺利地学习计算机技术?这是每个计算机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有的老师肯定会说,电脑教学就是玩,就是让孩子知道怎么上QQ、怎么上网。错误的!计算机是一门技术。如果你只知道怎么玩有什么用?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经常有很多孩子网络游戏玩得很好,但各种计算机软件操作却很混乱。这是因为计算机教学的初级阶段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内容的推进、难度的加深,很多学生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造成学习不平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分层教学,做到对学生的教学零差异。几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提倡的分层教学,就是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 。以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方法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法可以天下”的情况。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活泼地学习,积极和谐地发展。这就是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目的。
教师的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信技术环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既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又正确处理整体与差异的关系,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使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环境的作用,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掌握这一21世纪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
计算机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分层教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仔细观察,分清层次
教师必须通过调查、观察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兴趣爱好和社会环境,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组,形成学习小组。分层的时候要注意层数不宜过多。课堂教学太多就会混乱,缺乏系统性就会造成混乱。另外,层数也不宜太少。层次太少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层次感。教学效果。对于计算机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智力、知识接受程度等因素,结合教材,按2:5:3的比例对学生进行分层。 ABC可分为三个等级:A组优秀; B组表现一般; C组适合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各级别学生合理匹配,成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任命一名学生为小组长)。三个组的成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互相交换,特别是B组和C组的学生进步后,必须及时转移到A组。级别划分后,电脑老师可以从网上给每个学生发送分组明细和调组的必要条件,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真正掌握自己的水平,从而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 。

金卡财经网 | 皖ICP备2023015462号
© All Rights Reserved